傳真:0755-86111208
郵箱:market@brightway168.com
辦公地址:深圳市南山區珠光龍珠三路南山睿園11棟南座312室
廠房地址: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秀新社區聚龍山A路深城投創意工廠生命科學園廠房B3302
傷口護理非常重要。
手術當天,麻醉過后,傷口疼痛程度最重,手部等神經末梢分布多的部位,可能更明顯。疼痛雖然不直接影響愈合,但會干擾病人的睡眠和食欲,可以酌情使用止痛藥。其實,等不到傷口愈合,兩三天以后就不怎么痛了。
手術后,要根據不同情況,幫助止血,保護傷口。
背部開刀的,可采取仰臥位,利用體重壓迫止血。不過,不可忽視經常翻身,以免形成褥瘡。腹股溝疝修補后,常在傷口上放置小沙袋壓迫止血。闌尾炎手術后咳嗽時,可用手捂住傷口,免得傷口震動加重疼痛。四肢的手術,宜將肢體抬高,幫助靜脈回流,減輕出血和水腫。截肢后,為了防止傷口內突然大出血,應在床邊備有止血帶。頸部的傷口,要特別防止血腫壓迫氣管,引起窒息危險。
手術后,一般都有輕度發熱。這是手術時受損傷組織被身體吸收的正常反應,5天以后體溫就趨于正常。如果手術5天后體溫升高,并伴有傷口疼痛加重,要想到傷口是否有感染化膿。
手術后兩三天,傷口一般有些水腫,縫線的針眼稍有發紅,是正常現象,要與感染相區別。
清潔的傷口,如果沒有引流物,也無出血、污染或感染征像,手術后不必換藥。有的病人及親屬,為了看看傷口多大、縫了幾針,自行揭開敷料;醫生換藥的時候,也湊到跟前圍觀,這樣容易造成病人傷口的污染。會陰附近的傷口,尤其是兒童病人,要注意防止尿液、糞便污染。如有污染,要及時更換。
常有病人要求醫生給傷口“上藥”。他們以為手術以后,在傷口上涂抹或者撒些藥粉之類,對傷口生長有好處。其實,換藥就是更換敷料,換藥的次數也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根據傷口滲出、生長情況而定。不必要的“上藥”,過勤的換藥,反而成為不良刺激,抑制傷口的愈合。選擇在新鮮的傷口上使用改性甲殼素創面修復生物膠可以4-5天后換藥,減少換藥次數,還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。
頭面部及頸部的傷口,3~5天拆線;下腹部、會陰部5~6天;上腹部、胸背部7~19天;四肢傷口10~14天。醫生根據病人的年齡、體質情況,會把拆線時間適當提前或推后。有時,醫生先間斷拆幾針,過幾天再拆余下的幾針。
開刀時,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神經末梢被切斷。傷口愈合時,新生的神經纖維長入疤痕,很容易受到刺激,產生癢的感覺,這是正常現象,但要避免搔抓。這種癢的感覺,以后會自然消失。
傷口拆線后,可繼續涂抹生物膠保護傷口,起到更好的減輕疤痕形成的作用。如全身情況許可,就可以洗澡,之后再涂抹生物膠。